通知公告:

【科普】初夏中药养生预防用药指南

"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"。当槐花暗香浮动,蝉鸣初醒枝头,我们迎来了阳气最盛的初夏时节。针对此时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,我们为您提供分阶段、差异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,让千年智慧守护现代人的夏日安康。



三阶段渐进式调理方案


该方案针对初夏不同时段的气候与人体变化特点,遵循中医"因时制宜"原则结合《黄帝内经》"扶疏固"三法,形成"清解-疏导-巩固"递进的调理方案。


01 小满—芒种:清心除烦护阳‌

‌调理重点‌:针对"暑热初升、心火易亢"的节气特点,通过竹叶+麦冬组合清心火、养阴津,预防暑热伤津导致的烦躁口渴。


生理基础‌:此时人体腠理开放,代谢加快,需调和心火与肾水平衡防止"上火",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。


02 芒种—夏至:清热利湿调中‌

‌核心价值‌:运用六一散(滑石、甘草)经典配伍,通过利小便泻实热的"通因通用"原理,化解梅雨季湿热困脾导致的纳差腹胀。


作用机制‌:滑石质重沉降可导湿热下行,甘草调和药性,联合形成"清热不伤正,利湿不耗阴"的夏季基础调理方案。


03 夏至后:健脾祛湿固本

‌终极目标‌:以荷叶+冬瓜药膳为核心,通过芳香化湿与淡渗利湿双重作用,改善湿热体质,预防痱子、湿疹等皮肤问题。


科学依据‌:此阶段脾阳最易受暑湿困遏,荷叶生物碱与冬瓜多糖协同作用可增强胃肠粘膜防御功能,促进水谷精微运化。






三类特殊人群防护 


01 户外工作者

户外工作者持续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,汗液大量流失易导致"气随津脱",引发中暑或电解质紊乱

防暑方:藿香10g+佩兰10g 沸水泡服

急救备药:人丹/十滴水



02 空调房人群

空调房人群因寒热交替频繁,体表毛孔开合失调,符合《伤寒论》"营卫不和"病机,易诱发"空调病"。

代茶饮:紫苏叶5g+生姜3片

穴位按摩:风池穴祛"空调病"



03 儿童群体

儿童群体代谢旺盛但脏腑娇嫩,暑湿邪气更易从口鼻肌肤侵入,形成"脾常不足而暑湿困脾"的症状。


浴方:金银花30g煮水擦浴

食疗:山药粥(山药片45—60克或鲜山药100—200克,洗净切片,与粳米100克同煮粥,作早、晚餐食用)

功效:健脾防腹泻



温馨提示


1、解暑药服用间隔≥4小时


2、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凉茶


3、出现头晕呕吐需立即就医


4、鲜草药使用前需盐水浸泡



供稿丨刘睿药学部

编辑、审核丨宣传科

二审丨刘咏梅

终审丨董延林


2025年5月24日 13:36
浏览量:0
收藏